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,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环比上涨0.1%,同比下降0.3%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IPP)环比持平。与去年同月相比,下降2.3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6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更能反映经济真实、必需消费需求的剔除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指数——核心CPI,近19个月来首次同比上涨1%,且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,呈现持续改善态势。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冰表示,9月份物价持续回升,得益于消费潜力释放、产业结构改善、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。市场CPI从平稳回升环比上涨,核心CPI同比上涨1%。 9月份CPI涨幅由稳定回升0.1%。食品中,新鲜蔬菜、鸡蛋、新鲜水果、羊肉、牛肉价格季节性上涨,涨幅在0.9%至6.1%之间。猪肉、海鲜供应充足,价格分别下降0.7%和1.8%。受服务和能源价格下降影响,CPI环比涨幅略低于季节性水平。其中,受暑假结束和中秋节综合影响,机票、酒店住宿、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3.8%、7.4%和6.1%。从同比对比数据看,9月份CPI比去年同月下降0.3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1个百分点。 CPI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尾部效应。对于本月CPI同比变化-0.3%来说,后续影响约为-0.8个百分点,今年物价变化新增影响约为0.5个百分点。分食品类别看,猪肉、新鲜蔬菜、鸡蛋、新鲜水果价格分别下降17.0%、13.7%、13.5%和4.2%。牛肉、羊肉价格分别上涨4.6%和0.8%,其中羊肉价格在连续44个月下降后首次上涨。工业消费品中,黄金、铂金首饰价格分别上涨42.1%和33.6%。东宝金城研发部负责人冯林表示,今年以来整体物价一直处于低位,CPI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接近于零。值得注意的是,核心CPI与上年相比也仍处于较低水平。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是当前价格走势的重要支撑点。近年来,价格汽车、家电、手机等数据较上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。对于未来CPI数据走势,冯林预计,由于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以及消费促进政策效应的影响,10月份CPI同比将上涨至0.1%左右。下半年,由于价格基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,新旧货购置等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强化,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维持同比为零的水平,年末涨幅在0.5%至1.0%之间。总体而言,低价格水平的格局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。文斌预计,今年CPI将处于低位,并有逐步回升的趋势。随着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政策的有效实施,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稳。双重好转,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平稳上涨,预计今年同比上涨0.1%。 PPI环比持平,同比降幅继续收窄。受“反内卷”政策和基数大幅回落的双重影响,9月份PPI同比降幅再次大幅收窄,年比降幅为0.6个百分点,与上月持平,为-2.3%。国家统计局城市局首席统计师唐丽娟表示,9月份PPI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保持稳定。同月PPI月际变化主要特征如下。一是供需结构改善,部分行业价格明显稳定。其次,进口因素影响国内涉油行业环比下滑等。此外,9月份PPI同比下降2.3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6个百分点。除了比较基数同比下降的影响外,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持续显现,部分行业出现价格正向变化。首先,由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大力推进,相关行业同比降幅有所缩小。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完善和消费潜力的释放,相关行业价格逐年上涨。对于此后PPI数据走势,冯林指出,总体来看,近两个月PPI同比降幅明显收窄。另一方面,基地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。另一方面“反内卷”和促进消费对部分工业品价格产生一定的吸引作用。这是近两个月PPI环比止跌的主要原因。冯林指出,即使在全国房地产市场趋稳、居民消费信心恢复之前,PPI仍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,“反下放”政策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。预计10月份PPI同比降幅将明显放缓,稳定在-2.2%左右。年底要转正是非常困难的。文斌预计,“反内卷”政策效果将在今年下半年显现,国内市场竞争秩序将持续优化,PPI降幅将缩小,全年同比下降2.7%。北京贝壳金融新本报记者 张晓忠 编辑 陈莉 编辑 刘宝庆